2018年7月27日

太多的 PDF 資料要閱讀, 用什麼閱讀器比較好呢 ?

今天 看到許多人在傳 Google 的 SRE 免費書籍, 508 頁的 PDF 檔。
想想這 508 頁要怎麼讀完 ?
在電腦上看太辛苦了,如果印出來,也是500多塊,又很不環保。

☹️放到一般的 Tablet 上( iPad, 或 ZenPad.... ) 蠻傷眼的
😃最好的選擇是放到電子紙的閱讀器上

目前電子紙閱讀器的選擇

主要是
Readmoo mooInk、Onyx Boox、Amazon Kindle 和 SONY 的 10" 和 13" Digital Paper。

Onyx Boox 2 年前曾測試過,常常當掉,後來是否有改善不知道,如果有興趣請自己爬文。

目前台灣當地的電子紙閱讀器主要是 Readmoo 的 mooInk 。設計很用心,據使用經驗,系統比 Boox 穩。 書以 Readmoo 上的為主,外部資料則限制 1 GB,可上傳到"個人書櫃"的"文件"中同步到機器。

不過以省電、系統穩定度和使用起來的流暢度來說,還是 Kindle 最佳,且 Kindle 有邊看邊查外文與所有 Amazon 購買的電子書都可看到其他人分享重點歸納的好處。 理所當然 Kindle 書的來源以 Amazon 為主,不過 Amazon 帳號有分美國、中國、日本...,如果想看中文的書,基本上應該去註冊中國的 Amazon,書籍很多,外部檔案( 不包含 epub, 格式 epub 需要先轉 mobi ) 可經由 Send to Kindle (Chrome 外掛) 送到會員的"個人文件"區,再與 Kindle 同步 ( 免費可存到 5GB)。 美國的 Amazon 帳號能買的書多是英文書(也提供許多免費的英文書)。 如果你有非 Amazon 的 epub 或 PDF 檔要上到 Kindle,建議除了用 Send to Kindle ,利用像 Calibre 等軟體做外部資料( 包含 ePub 書籍) 的轉檔和同步到 Kindle 也是送檔案到 Kindle 閱讀的好方法。
其實做研究和網路上找到的資料,最多是以 A4 大小的 PDF 檔呈現。 遇到這種資料,SONY DPT-RP1/B 13” 應該是首選,它配合我們原本的閱讀習慣,可以在上面用電子筆畫重點和寫筆記並儲存下來。 SONY 提供桌面程式,讓你把所有想看的 PDF 檔移進這電子紙閱讀,可依需求做很多分類檔案夾,每篇文章的筆記可以跟文章一起並排瀏覽,或單獨瀏覽。

我們回到前面所說的 508 頁的 PDF 可以放到這些電子書上嗎?   答案是肯定的。

要開始為保護你的眼睛,準備一台電子紙閱讀器了嗎?


今天看到許多人分享的免費資源: 


O'REILLY (歐萊禮) 的 Google 的工具書 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系列免費中

網站可靠性工作手冊是最暢銷的網站可靠性工程書籍的實踐伴侶,並使用具體示例來展示如何使SRE原則和實踐發揮作用。本書包含來自 Google 和其雲端平台客戶( Evernote,Home Depot,紐約時報和其他公司 )的經驗和案例研究的實例,概述了來之不易的經驗。
❤️PDF 下載 ( 2018/8/23 止)   總共 508 頁

還有一本必須要在線上閱讀 或直接購買的書
Site Reliability Engineering: How Google Runs Production Systems 
SRE 團隊的成員解釋了他們對整個軟體生命週期的參與如何使 Google 能夠建構、佈署、監控和維護世界上一些最大的軟體系統。

直接購買
❤️線上閱讀 



2018年7月15日

京都旅行第三天 : 原本的嵐山一日遊變成金閣寺、龍安寺、仁和寺之旅

跳讀: 京都旅行第一天(櫻花露台畫廊飯店與京都車站) 、 
接續  京都旅行第二天(清水寺, 高台寺, 衹園區散步)

我原本對第三天的計畫是一早到嵐山去坐小火車,然後慢慢逛嵯峨野竹林與野宮神社、天龍寺和渡月橋等,下午有時間再去金閣寺。 不過老公在第二天晚上跟常來京都的朋友聊天,說金閣寺往嵐山是下坡,且金閣寺到嵐山中間的龍安寺和仁和寺很不錯,所以我們臨時決定一早到金閣寺,然後沿途看龍安寺跟仁和寺(三地都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下午去嵐山。
早上還是吃麥當勞,然後就到京都車站等巴士( 101 , 102 , 204 , 205 )去金閣寺。 京都車站巴士站位於中央口那邊。巴士載到金閣寺站,跟著人群走很容易就到入口,金閣寺的票(Y400)很有趣,是一張白色的御守護符( 看似道教的符 ) ,我後來到高雄的一家咖啡廳還看過這符被特別裱起來做紀念。 金閣寺其實原名是鹿苑禪寺,是由一休和尚故事裡的大將軍足利義滿修建, 由於修築得金碧輝煌,被當地人稱為"金閣寺"。 

我們去的那天遇到許多遠足的學生隊伍,大家排著隊看風景,人很多。當場真的不太好照相,我們專心欣賞,跟著人群走著走著就出去了,覺得可惜,又重新拿著守護符驗票進門,專心照相。

金閣寺最有名的是她在鏡湖池上金碧輝煌的舍利殿倒影,聽說傍晚的金閣寺格外美麗。我照到的是早上的景致。有關金閣寺的歷史請參考日本見聞錄 。


































鏡湖池的小島和池邊的針葉樹讓金閣寺更有意境。

這時是10月下旬,有的角度看過去已很有秋意
繞著池邊,右側會看到幕府將軍的住所和足利義滿將軍由盆栽移植過來修剪成一艘船的陸舟之松,已經有600歲了, 至今仍精神奕奕綠意盎然,且船型仍被細心地保持著。
再往後走,會看到龍門瀑布和白蛇之塚,這兩個地方和中國的神話淵源頗深( 請參考日本見聞錄 ),看這地名有點現在到底是在日本還是在中國的錯置感。我蠻意外這白蛇之塚竟然是用來祈雨,守護神的吉祥地。
在後方山丘,有個石觀音小石陣。很有趣的是我發現蠻多人對著中間的石缽投錢(不是很近丟下去那種喔)。有點像我們在夜市玩丟圈圈拿獎品那般。 發現日本就是有把嚴肅的地方變成趣味遊樂場的本事。(讓我想到前一天在清水寺音羽の滝、地主神社看到的近乎遊樂園的狀態)

金閣寺出來,看地圖覺得龍安寺不遠,順著路往下走就到了。後來覺得雖然走路走得到,如果能坐車的話,能省下許多時間,這造成我們後來無法去嵐山的原因。 途中看到一所名稱蠻特別的大學-立命館大學,覺得在這唸書的大學生真是太幸福了,隨便走走就能來逛附近的名勝古蹟。後來查了這所學校的資料,有名的歌手倉木麻衣和日清食品創辦人安藤百福(原名吳百福)是這所學校的校友。 看到立命館大學不久後就到龍安寺了。(金閣寺前搭市區巴士59,京都車站前搭50在立命館大學前下車)

龍安寺的入口有著很古意的石看板,上面寫著" 名勝 龍安寺庭園 "。 這天到哪裡都遇到遠足的學生。( 門票 Y500 )
龍安寺以其方丈石庭的枯山水聞名,據說有四個未解之謎。 這個枯山水庭園在白沙上有15塊石頭,聽說從任何角度都無法數到 15 塊,有可能一塊被另一塊擋到。我那時並不知道這件事,所以便沒在那裡數石頭,只是跟著一大群人找個地方坐下,靜靜地看枯山水。旁邊還聽到兩個外國人的對話,其中之一好像是導遊,跟另一個人說“如果你做過冥想,就可體會枯山水的意境。”  真的,枯山水總讓人覺得充滿禪意,看著看著心就靜了。 
龍安寺的方丈石庭後方是一大片水池-鏡容池。池塘周圍種植了櫻花、楓樹和柳樹等樹木。池的名稱來自是其像面鏡子那樣反映樹木的景像。 秋天楓紅和櫻花開時色彩繽紛的樹木倒影映射在池面上都非常漂亮。 我們看到有個石橋通往池中的一個小島,走過去看到紅色的鳥居,原來這是弁財天の鳥居,這個島稱弁天島豐臣秀吉祭祀鏡容池神靈的地方(日本相信萬物皆有神)。
出了龍安寺,看到外面有家店面,店面牆腳有竹子做成的圓弧罩子,我很好奇這是什麼東西,所以特別拍了下來。在其他建築,我也看過金屬做的類似形狀的簍空鐵架。先讓你猜猜這是什麼,這篇結尾再告訴你答案。
龍安寺逛完已經下午 2 點了,總覺這時如果去仁和寺後再去嵐山,應該很難在嵐山玩到什麼。其實就算不去仁和寺,去嵐山也蠻緊的。因為前兩天在京都的經驗天色在下午 4 點多就差不多暗了。 所以後來我們決定乾脆好好看仁和寺。 這樣的決定在買票進入仁和寺的御殿庭園後,覺得實在太正確了。

從龍安寺走到仁和寺約 15 分鐘。 遠遠接近仁和寺時,就被其壯闊的大門震攝了 ,再次,我對於京都保存文化古蹟的努力給予至高的崇敬。




一走進大門,寬闊的參道延伸到遠遠階梯上的中門,右側有許多樹木,包含一顆好大的杉樹,後方透著高高的中國式塔頂。 這時下午3點多,沒有什麼人,感覺很寧靜,我心裡浮現個念頭如果住在這附近,每天能來這散步,應該是件很幸福的事。
除了一進大門左側的御殿庭園需買票( Y500 )進去外,其他地方都可以免費參觀。這時不是櫻花季,根據仁和寺網站,櫻花季時賞名勝御室櫻需特別買“伽藍特別入山"的票。另外還有三個地方需付款參觀。這天我們只為御殿庭園付款。

我們被一進二王門就看到右前方樹林後透著頂的五重塔吸引,便先去那看看。五重塔很有古韻,遠比我們前一天在清水寺看到的三重塔雅緻多了。
附近的經藏整屋深木色裝靛青色的窗,別具風味。
經過金堂( 我覺得還好,沒有拍照),然後看到紅色的鐘樓。我想說既然叫鐘樓,怎麼沒看到鐘呢? 爬一下文,原來吊鐘在下層,被木板蓋住了。 
繼續沿著路過去來到我覺得很特別的御影堂。 這兒內部安置弘法大師像(唐朝時派遣到中國的空海大師,日本佛教真言宗的開山祖師)、宇多法皇像和仁和寺第2世性信親王像。每月 21 日會在此舉辦緬懷弘法大師的"御影供"。我特別注意到弘法大師就是以前讀歷史課本裡提到創平假名的空海大師。但我查了一下相關資料,看到以下這兩篇部落格,第二篇還笑台灣大多數人以為平假名是空海大師發明是不正確的。以日本語言學家研究,奈良時代漢字在日本已很普遍,平假名是奈良時代末期到平安時代初期,日本貴族的女士們簡化漢字寫信吟詩的產物。平假名的五十音圖在平安時代初期已有,也就是空海以前已經有平假名的存在。
一進御影堂大門看到各式日式庭園的燈座,也是一讓我覺得很特別的地方。
此外,在這樣古樸的建築,用金色妝點窗戶,且供奉台的兩旁放置很顯眼的金蓮花,也是我覺得御影堂很有特色的地方。

我們回到二王門旁的御殿庭園 ,買票入內參觀。據說仁和寺在宇多天皇仁和期間完成,宇多天皇卸任後就來此擔任住持,而後一直到明治維新,這裡一直是天皇退位後和皇族出家的地方。

御殿庭園不能穿鞋,我們每人給予一個塑膠袋,拎著鞋子逛園子。 

來到宸殿,坐著欣賞寬廣的南庭,一大片沙礫鋪成的枯山水庭園,遠遠看見勒史門和二王門,覺得這庭院真是大氣,果然是皇家御用。


之前高台寺的迴廊已經讓我印象深刻,這裡迴廊之多,且迴廊就在山水樹木花圃間,更勝一籌。想像每天在這迴廊中來回,欣賞旁邊的自然景物,真是很好的修道場所。
我很喜歡看迴廊層層穿叉的景深,這讓人的意念跟著延伸到視線可及的地方,不知不覺拉開了心靈視角,也激起對看不到的地方做想像構圖。
御殿庭園後方的北庭和南庭很不一樣,主要構景是池塘以及沿著池塘種植的樹木,池塘到屋前的地都鋪上枯山水的地。

由池塘後方高地勢的飛濤亭看下來,可以看到北庭旁建築的迴廊,與各個飛檐。是個很特別的視角。
本文拍照的時節為 10 月底近楓紅的時節,據說櫻花季來仁和寺更漂亮。寺內有200多株被稱為御室櫻的櫻樹,為京都花期最遲的櫻花,每年4月下旬為最佳賞花時節。在仁和寺的網站有個櫻花盛開時的影片,如果有機會可以再找櫻花季過來 !


看完御殿庭園,我們走出二王門,已經是傍晚了,面對仁和寺外直直的一條住宅區巷道,沒有人,很寧靜。 我們很好奇地走去巷弄間探索探索。 
發現竟然有人家裡種著柿子樹,我在台灣還從沒看過柿子在樹上的樣子,看到這在人家院子裡掛著柿子的柿子樹真讓我覺得太驚奇了。
仁和寺回京都車站很容易,在仁和寺二王門口右前方的公車亭等JRバス和市バス 26 號就能回到京都車站前。這天晚餐選了京都車站的東洋亭。 漢堡肉很好吃,大推薦 ! 

對了,揭曉龍安寺出來看到的店面牆角罩子的問題解答 :

根據這篇談町家建築的部落格   這叫做【犬矢來】叫狗不要來…XD
彎曲的設計,讓小狗不方便尿尿在牆上…
(以上是訛傳,某網頁所載 )
真正的用意是避免雨水打在地上後,反彈至牆壁。
(以上說法由來:町家豆知識 )

你猜對了嗎 ^_^


下一篇: 京都旅行第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