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9日

京都旅行第四天 : 南禪寺、哲學之道、法然院、下鴨神社、鴨川


跳讀: 京都旅行第一天(櫻花露台畫廊飯店與京都車站) 、 
        京都旅行第二天(清水寺, 高台寺, 衹園區散步)
接續  京都旅行第三天 (金閣寺, 龍安寺, 仁和寺)

雖然前一天錯過了嵐山,我們仍然不想把第四天原來安排的行程改成嵐山行。 因為第四天要去的地方也是老京都遊客力推的景點-南禪寺和哲學之道。 聽說哲學之道從南禪寺這邊起始往銀閣寺的方向走比較省力,因為是下坡。 回想起來我們那天走的路線還蠻大圈的,這幾天雖偶爾會下點小雨,不太妨礙遊興。 這天包含景點如下圖,走到銀閣寺後,又漫步到京都大學,到下鴨神社已經是下班時間,走到跳烏龜的鴨川公園已經家家燈火了。 發現這次日本之行回來身體變得很好,因為每天都在走路。

從京都車站到南禪寺,可以搭地鐵( 京都車站地下2樓 )到蹴上駅,出站後會看到一個“雅觀奇想" 的紅磚拱門,過拱門沿著路走就會到南禪寺了。 當初我們並不是很確定要怎麼走,多少還是有打開 Google Maps 帶路。 

沿途有不錯的風景,這個何有庄看起來就分外讓人好奇,後來查了一下資料,發現是個百年以上的回遊式庭園 。

來到南禪寺,兩層樓的三門遠遠矗立著,又比前一天仁和寺的大門更壯觀。 深棕色壯碩的柱子看起來歷史非常悠久,三門前的長長參道起點有著刻著草書的大石頭,走在這兩旁綠樹陪侍的參道越來越接近三門時,讓我想到三國空城計諸葛亮在高高的城牆上焚香撫琴的橋段,他剛好可借上這裡的寧靜,突顯出未開戰前劍拔弩張氣氛下的鎮定。


這個城門可以上去參觀,買票(Y500)後,我們脫下鞋子,走著很陡的木梯上去。 上面有佛堂,根據介紹,三門高度約22公尺,三門意指三條通往成佛的道路,是日本最大城門之一。據說歌舞伎名劇"樓門五三桐”中有個日本羅賓漢"石川五右衛門",他在劇中有一幕登上三門讚嘆絕景而讓南禪寺的三門遠近馳名。 我真的很高興我們有發現可以登樓,欣賞到四周絕景,其實大多數的人都直接穿門而過沒發現有這機會。

我們鳥瞰來時的參道,也往內看將走的道路。


從三門樓上可以看到三門(面向三門往內看)左側隔著一條小路的正的院、聽松院和慈氏院(聽松院看得最清楚),約略看到三門右側的正因庵和天授庵屋頂。




沒上去前,真的沒有想到會有這麼精緻的景觀,幾乎是古蹟庭園和綠樹的融合,沒有掃興的現代建築。

下樓後重新由不同方向端詳三門,很難置信這古蹟怎麼能這麼宏偉地存在。根據歷史,三門在 1296 年建立,曾燒毀過,後來在1628 年由藤堂高虎為紀念大阪夏之戰死去的戰士們重建。


 走入三門後,來到南禪寺的中心-法堂,香爐就在法堂正前方,我們走過法堂,前往探索其後的方丈和庭園(Y500)。







庭園有我最愛的迴廊,這裡的迴廊好幾拐,根據當初設計這庭園公司植彌加藤造園的資料,這裡設計象徵六道輪迴的”六道庭“和脫離塵世煩惱束縛的“如心庭”。 

在迴廊剛好看到一對歐洲父母在想辦法叫他們的孩子看鏡頭,真的很可愛。



逛著逛著就到了南禪寺著名的水路閣,琵琶湖的疏水道。 琵琶湖是日本最大湖,在京都附近的滋賀縣,疏水工程將琵琶湖的水資源帶到京都、伏見、宇治川,也促成水利發電力廠的建立,對於京都近代化很有貢獻。 當年琵琶湖疏水是有船在通行的,不過因為高度落差較大,蹴上及伏見則設置了和纜索鐵路相同原理的船用斜道,將船載上軌道上的台車後使之移動。這南禪寺水路閣是將運河的水相連的疏水道。 現在運河已經沒有船通行了,當初的鐵軌也沒有用了,運船的蹴上鐵道就變成櫻花季有名的賞櫻觀光景點。

繞過水路閣,看到一個看起來蠻隱密不太起眼的建築,稱南禪院,要收門票(Y300)才能進去。我們想想都到這裡了,就付門票進去看看。 在參觀這地方時並沒事先做功課,只是覺得這個庭院非常的靜謐,四周被樹木保護著。每個在此的遊客都安靜地望著池邊欣賞。
池塘邊有小徑走到池塘後邊的假山,好奇的我當然要往後逛一圈。從不同的角度觀賞又是不同的感覺。

現在寫部落格,才好好查一下南禪院。原來南禪院是整個南禪寺的起點,和嵐山的天龍寺與西芳寺(苔寺)(兩個都在嵐山)並列京都三大古蹟庭園,鎌倉時代池泉迴遊式庭園的代表,這種庭園設計由不同角度看到很不一樣的風景。 南禪院原本是 1264 年龜山天皇在此建離宮,後來天皇出家,將此地改成寺廟。 雖幾經祝融和戰爭的破壞,庭院重建仍留許多是當初樣貌。 這個庭院在鎌倉時代設計時刻意植入楓樹和櫻花樹,所以春天櫻花盛開秋天楓紅多彩,都很漂亮。南禪院裡有部分龜山天皇的骨灰,另外在一個隱密處,有個一山國師塔,牌上寫著大宋國渡來僧,是來自中國的高僧,在宇多天皇時擔任南禪寺住持。 日本與中國的文化宗教關係真的很密切。

走出南禪寺已經快中午了,我們經過永觀堂,稍微進去看一下,覺得還好,就沒買門票,從永觀堂旁往哲學之道的上坡路中找家餐廳解解飢。在剛上坡處有個大阪燒的店,這幾天還沒吃過這種,就進去試試看囉。老闆娘跟我們建議了京都很流行的加生麩的大阪燒,不清楚那是什麼,就試試看。吃了覺得生麩很像蒟蒻,沒什麼味道,不過醬汁還不錯。老闆娘在聽說我們來自台灣,特別熱情招呼,幫我們烹煮。這餐吃得蠻愉快的。

在哲學之道起頭的地方是熊若野王子神社(對銀閣寺出發的人會認為這是哲學之道的終點),我們在這附近就開始看到肥貓的蹤跡。

哲學之道沿著琵琶湖的疏水到銀閣寺,名稱來自京都大學哲學教授西田幾多郎每日都會到此散步冥想。光聽到這名字"哲學之道"就覺得來京都怎能不來感受一下呢? 不過我看到的竟然是貓咪...沒有哲學的靈光乍現...


但我很能感受到為什麼這位哲學教授每天會來這散步,走在這條路上真的很有舒壓感,如果我住附近,也會常常來這走走。 我看到哲學之道的照片,在櫻花盛開以及冬天鋪滿雪時特別有味道。
圖來自維基百科

我們來的這天是有點入秋、下點小雨,走起來很舒服。

在疏水的對面有的地方也有座椅供人小坐休息。 在某個椅子,有四五隻貓陪在一位女士旁,其中一隻還倒在她懷裡呼呼大睡。我們過去近看貓咪並跟她聊聊,她如數家珍地叫著每隻貓的名字,並說他們的特性,她經常來這照顧這些貓咪。我發覺這次在京都看到的野貓都營養超好,每隻身材都跟我家裡那隻一樣。

路上有個岔路導向一個看起來有點荒煙蔓草的神社,名“大豐神社”,我們好奇地去走進去,發覺這個神社都在拜小動物,主要是老鼠和狐狸,在邊邊還有老鷹、猿猴和蛇等,我們常常在稻荷神社看到狐狸,所以知道這是拜豐收與生意興隆的,至於老鼠、老鷹和猿猴就不太懂了,後來一查原來這是不同社的守護神,大國社的守護神是狛鼠,愛宕社的守護神是鳶,日吉社的守護神是猿。抱著酒桶和書卷的兩隻石鼠是大豐神社的最大特色。雖然這個神社看起來似乎三不管地帶,沒人在看守,也沒看到什麼遊客,這種清幽反而讓人有種莫名地接近大自然守護神的感覺。

走著走著,蠻想找個地方歇個腳喝喝東西。路上發現英文名的咖啡廳那兒擠滿了外國人,我們找了個比較安靜的日本點心店歇息。

五建外良屋 哲学の道店

小憩一下後,我們繼續前進。我在網路上有看過法然院的介紹,覺得很不錯,許多外國人蠻喜歡到這看看,所以建議老公到此一遊。法然院在斜坡上,有一大段階梯,路上有點陰暗,在往上爬時看著茅草屋頂的大門,感覺像要去千年古刹,不食人間煙火的地方。

不過進去後還蠻光亮的,裡面不大,我們剛好遇到有兩位女士在其中一間廂房辦畫展。剛剛上樓梯那種有點陰陰的感覺豁然消失。這裡也似乎不太像寺廟,我沒看到佛像,但仍有清淨的禪修味。


我發現這裡許多地方都有綠絨絨的苔蘚植被,特別漂亮。那天下過雨,使得植被看起來分外鮮綠。聽說和南禪院齊名的三大古蹟庭園之一苔寺( 西芳寺) 就是以滿地苔蘚的鮮綠令人讚嘆不已,行家會特別挑下過雨的時候去看。不過苔寺需要很早預約,且聽說門票要Y3000,不是像法然院這樣可以隨時免費進來看。



法然院出來後,我們沿著哲學之道走到銀閣寺,不過老公對於金閣寺這種熱門景點人山人海的印象不是很好,建議這個像金閣寺的銀閣寺就不要進去了。 突然沒了目的地,我想想,就建議到下鴨神社,順便去鴨川看看。

啟動 Google Maps 帶路,我們又開始在京都用兩隻腳亂逛。走過人家的民宅區,經過人家選舉拜票的地方,不知不覺走過京都大學校門口,這一路上沒什麼人,車子也不多。 路上覺得肚子餓了找家 FamilyMart(全家) 用 ICOCA 卡購買幾串烤肉(這只有在日本的全家才有,回來台灣後還蠻想念他們的烤肉,真希望台灣的全家也能有這款產品) , 特好吃。

走到下鴨神社附近,其實是先看到河合神社,那裡是一大片公園一直往北,終於看到大紅色的賀茂御祖神社鳥居,其實賀茂就是下鴨神社的正式名稱。路上感覺有些是下班的人潮,到下鴨神社時天色已暗了,也不接受遊客參訪了。


從下鴨神社到鴨川並不遠,這時天色已暗,街燈已亮。

不過鴨川還有人在那跳烏龜 ^_^

這天走過的路真是有夠多的,晚上可得好好兒補一補。我們仍回到京都車站找吃的,想到前幾天看到江戶川(鰻魚飯著稱)店門口總有人大排長龍,想想這天就試試看吧 !   不過說真的,我覺得還好,台灣的鰻魚飯已經有超過這家的水準了。

京都旅行雖然是五天,但第五天基本上沒到哪逛,只在京都車站買買東西,坐はるか(  Haruka)  到關西機場,在機場免稅店終於看到那時大家好奇傳說的透明奶茶,還有發現配啤酒超對味的起司條 (之前從沒發現這味,現在台灣已經很多地方買得到了 )。

這次旅行用兩隻腳最多,ICOCA 卡加值還剩蠻多沒用,不過有效年限有 10 年,留著總有用得到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