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新竹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新竹縣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6月6日

談爭鮮平板點餐火車快遞餐點的使用者體驗

爭鮮是有名的迴轉壽司連鎖店。記得以前到爭鮮,通常一進去店面,店員會給你一個等待號碼,到有座位時帶位過去,坐定後問你要不要點湯、茶碗蒸或手捲等比較特殊的東西,點完後,你會拿取附近的乾淨空杯,取用旁邊的茶包,按下前方如開飲機的龍頭,為自己和夥伴斟茶,然後悠閒地等著前面轉來轉去的各種餐點,看到喜歡就拿起來享用。 如果迴轉的餐點沒有你要的,你可以隨時招喚服務生加點,薑與哇撒咪也在迴轉帶上,看到的時候要快速下手,過了就要等好久才會到你面前。最後吃飽喝足了,請旁邊的服務生幫你算消費了幾盤,然後拿著服務生寫的那張總數去櫃檯結帳。

迴轉壽司這樣的經營模式在爭鮮出現的時期,全台灣如雨後春筍般,一家接一家開。 我還蠻喜歡這種可以隨選的方式,不過常常看著這些旋轉的一道道沙西米、壽司或甜點從我前方轉過,但很多不是我想吃的,心裡有個疑問,是否有可能一天下來,有很多在這迴轉帶上面的食物都浪費掉了? 另一個疑問,尤其是在流行感冒時期,這樣轉呀轉的會不會有的已經染上病毒或細菌?

去年爭鮮竹北店重新裝潢,隆重宣布火車軌道送餐的新奇服務。  我一直想去看看,但常常遇到人潮擁擠而作罷。  最近有次晚餐剛好經過,看來不用排隊等候,終於可以進來滿足一下好奇心。一進去服務員把我們帶到點菜平板的桌子前,他看我們是兩個人,就給我們一張寫了兩個號碼的小紙片,這兩個號碼也就是我們座位號碼。面前有三層櫃,最上層放著薑和哇撒咪,站著就可以拿下來,看來他們有發現之前客戶在迴轉時搶拿這兩樣東西的困擾,下面兩層式火車軌道,我們一坐下,就趕快點餐,想趕快目睹火車送餐來的畫面。

平板的設計介面很乾淨,Home按鈕被蓋住了,你只會看到搶眼的分類選擇圖示(如下圖),右側則有一排按鈕,最上方的“商品一覽”就是剛說的分類選擇入口頁,緊跟下方是 ”點餐紀錄“,可隨時查看已點了哪些菜,哪些菜已經上了哪些還沒來或即將運送過來,"服務紐"讓你有任何問題按這紐服務生馬上到,“結帳" 讓你可查看目前已經花多少錢了,蠻簡單明暸的。 "商品一覽"還特別埋了"人氣排行榜"與"本月推薦"。  裡面的選擇比之前迴轉壽司類型的爭鮮多,許多是非壽司類的食品,如日本料店常看到的烤物與炸物:唐揚炸雞、烤喜相逢、烤霜降牛肉等,還有法式料理的烤田螺,飲料上看起來多了幾種酒,甜點也比迴轉壽司類型多。 價格上就大大突破一盤NT30的限制,菜單裡不乏一份NT80或NT100以上的選擇。 


不知點到多少盤還是累積多少消費額時,畫面會出現轉盤,來個驚喜抽獎,鼓勵饕客多多下單, 哈 ! 
一路還點得不亦樂乎,不過,等到結帳時,才驟然發現整體消費比以前迴轉壽司形式貴蠻多的。 以我的經驗, 以前我們兩個人消費大概 NT240,改成火車快遞後,就變成五百多了,可見這新鮮好玩的魅力了。

我覺得這對於爭鮮是很大的進步與市場區隔。 我感覺這是個可以替代日本料理店,相對比較平價的供給,把原本迴轉壽司店客群又再挑揀一輪,往高端走一點。 此外,店面的服務人員也相對減少很多,以前他們需要有人多角落等待, 隨時等待口頭點餐,從廚房拿特別的餐點送上,或一看見客戶用膳完後,就要去幫忙數吃了幾盤,現在客戶只要走到櫃台,將服務人員給他們的座號遞上,馬上就可以知道消費多少了。 我相信如果客戶數量不下降的話,長期下來相對的獲利應該是提高的。

用餐完後,我們走過竹北家樂福大樓,看到今年新開的港式飲茶餐廳点心道,站在店門口瞧瞧,所有設計跟竹北爭鮮幾乎一模一樣,老公斷言他們應該屬同一位老闆經營,因為他們連招牌用字的字型都一樣。  下次再找個機會換去那裡吃吃看。







SaveSave
SaveSave
SaveSave

2015年4月19日

新竹附近CP值高的套餐

外食想要營養均衡又不想花費太高, 通常就是自助餐或便當囉.  不過有時希望有比較好的品質與用餐環境, 價格親民些(不超過NT150), 在新竹區一個人或兩個人有什麼好選擇呢?

以下推薦幾家我覺得比較喜歡的餐廳給剛到新竹的人參考參考:

早餐

洛印早餐
新竹縣竹北市博愛街439號

一人約NT65元就有豐富營養的漢堡與飲料.  我喜歡洛印的蔬果漢堡, 飲料的話虹吸式的咖啡與豆漿混的杏仁奶或焦糖奶茶都很不錯. (洛印在許多牛奶檢驗有問題後改牛奶為豆漿. 所以就算是拿鐵, 都是豆漿做的)



商業午餐

好煮藝
新竹縣竹北市勝利二路115號

好煮藝本來是個吃合菜的好地方,常有公司行號選擇這裡聚餐.  不過對於只有一兩個人的狀況, 吃合菜真的太奢侈.  很幸運的, 這家店中午供應合菜級的個人商業午餐, 每天配菜隨老闆高興. 固定三菜一湯, 蔥爆肉絲、三杯雞、金沙杏包菇、糖醋排骨...都是有可能的菜色, 營養均衡, 份量剛好.  價格內用NT119 (現在已經提升到150), 外帶NT100. 僅在12:00~13:40間供應.

















2021 年更新

好煮藝現在有每天預定制的經濟晚餐


午餐或晚餐

光聆廚房-221號館

新竹縣竹北市文義街221號

這家的套餐精緻好吃,且有很多選擇。 餐廳的風格走溫馨可愛路線,應該是歡迎一般小家庭全家大小一起來吃的小餐館。 在黑板上的菜色是當下可以選的新菜色。 正如你看到的,每客價格從 NT170 到 NT220
宮保雞丁是怎樣都好吃的標準餐

新竹市金山十五街5號
新竹市金山十一街86號

可能在台北的人早就知道這一家了.  築地鮮魚在科學園區附近的金山街開了兩家, 每家到吃飯時間常常要排隊候座.   這裏的生魚片丼飯新鮮很好吃, 烤秋刀魚和烤鯖魚飯也很不錯, 味噌湯不只有豆腐魚肉還可以吃到飽, 大約150上下一餐. 












麥的飯舖
新竹市東區民權路111巷28號

有一天和老公散步穿過新竹市的巷弄時, 發現這家麥的飯舖.  名字復古,加上私房料理的菜單烏金排骨「砂鍋牛腩「椰香綠咖哩」「混蛋一家親」蠻特別的, 吸引我們走進一探究竟.  踏進庭院映入眼簾的是民國初年的老房子,窗旁有許多小小植栽, 開門進屋看到的桌椅有Ikea的風格,擺設與布置都極為淡雅, 想必飯舖的料理應該不會讓人失望.  飯舖的每一客套餐為NT280, 有一主菜兩配菜水果沙拉麥茶湯品與小甜點.  我和老公覺得晚餐不用吃太多, 問可否兩人一客加點一碗飯, 飯鋪的妹妹欣然說沒問題.  我們很滿足的用完這一餐且覺得份量剛剛好.  因為有 Facebook打卡九折的優惠,且飯鋪很貼心地為我們免費加一碗飯與一套餐具, 這一餐兩人僅NT252, 一個人NT126, CP值很高喔!

2021 年更新菜單

榮華燒臘
新竹縣竹東鎮東寧路二段353號

每次到榮華燒臘都要大排長龍, 很多人外帶便當, 或老闆總是跟我們邊算帳邊接外送電話.  燒臘店那麼多家, 為何獨介紹這家呢?  因為這家的燒鴨飯是我吃過最好吃的, 配菜也很好吃. 整體大碗實在, 我常常暴殄天物, 實在無法把飯全吃完.  他們的燒鴨皮脆肉有彈性, 鹹度剛剛好.  經常配的高麗菜也炒得很好吃.  不過用餐環境比較擁擠, 經常跟排隊人潮擠在一塊.  原本想說似乎不太符合我這篇的主旨.  不過看在好吃的份上, 用餐環境也還可以, 仍想跟大家分享這個好選擇.




當然, 許多連鎖店如摩斯漢堡三商巧福鬍鬚張麗媽的鍋甘泉魚麵吉野家 ..., 或百貨公司美食街的套餐.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其實台灣真是美食天堂, 一百多元可以吃到的好選擇應該很多. 我相信我一定還沒發現更多好餐廳.  如果您也有這區的口袋名單, 歡迎在此留言分享! 

✨The merch relative to Travel you may be interested in : T-shirt, Hoodie, Mug, Clock, Pillow  






2014年5月11日

新竹區比十八尖山更養身卻不難走的飛鳳山

新竹的十八尖山是熱門的晨走景點, 如果想找空氣更好人較少的地方, 也許可以考慮芎林的飛鳳山.  這裡爬坡較多, 空氣新鮮, 多走幾回爬百岳的合歡山和石門山應該沒問題.

飛鳳山的登山口, 位於芎林國中上方, 登山步道有三種選擇:2800m的觀日坪古道, 1800m的觀日坪古道, 以及從代勸堂起經相思崖到觀日亭較短的步道.  

通常如果時間沒那麼多, 我是從代勸堂出發, 到觀日亭後,原路往代勸堂回.  觀日坪古道因為比較原始, 如果前一天下過雨, 路會比較濕滑, 上山還好, 下山可得有些技術.  到目前為止, 我還只走過2800m的觀日坪古道上山, 到觀日亭後選擇往代勸堂的步道下山.

飛鳳山和十八尖山的感覺除了地形地物不同,山友也不太相同. 一早爬飛鳳山的人沒有十八尖山那麼多, 有許多熟面孔, 大多數人路過會互道早安. 因為爬坡多牽狗不容易, 帶狗狗爬山的人比較少, 之前還曾看過第一涼亭那裡有尋狗啟示, 建議小狗不帶來比較安全. 接近觀日亭前有個石桌石椅休憩地, 早點去的話就很有可能遇到一群山友自己背水帶泡茶的器具在那裡喝茶聊天,旁邊也有個小小的公告欄邀請山友參加爬山健行的活動, 如阿朗壹古道健走. 遇到橘子盛產季節,約春節前,代勸堂上山的路轉個彎,首見爬坡階梯右方的橘子園會開門賣橘子.  

如果你是初次爬飛鳳山,一開始上爬坡階梯,到了第一涼亭後又是一連串的爬坡,可能會覺得上坡似無止境. 別沮喪, 走過兩個涼亭, 到相思崖,就走一半以上了,後面有一大段是平坦路,看到風情萬景咖啡廳的牌子,就接近觀日亭了.  整體而言路不難走,風景自然優美,有時還有花香或蝴蝶相伴.
 

上山的路上有時也可遠望竹東和新竹.

觀日亭是飛鳳山最頂點,據說從那兒如果天氣好可以看到台北的101大樓,不過我至今還沒看過.只看過好心人拍到的101大樓相片,掛在可看到101大樓角度的樹上(請看以下圈起來的地方).
前些日子油桐花盛開,看到朋友在飛鳳山拍的油桐花美景,勾起我和老公共赴花季的慾望. 為了看油桐花,我們認為2800m那條應該有比較高的機率. 2800m觀日坪古道的入口位於過飛鳳山牌坊不遠的一個餐廳附近, 餐廳前有個空地,約可停十幾台車,停車場對面有連棟的矮屋店家. 我們把車停在這裡,再往前走經過修心宮,不一會兒便會看到一個向右走入人家果園的走道(半開的鐵柵門),進去看到果園後,沿左側的輪胎階梯上去即進入古道,果然走沒幾步就看到油桐花路了.


油桐花並非到處都有, 我們有時有點失望, 有一大段沒看到白花蹤跡. 不過一路上有好心人寫"花"加箭頭指引賞花途徑, 倒讓一般的爬山活動添加了尋寶遊戲的趣味.


我們一直納悶為什麼沒看到像朋友照片那樣的遍地白花, 結果發現最多落纓的地方竟然是我們平常最常走的代勸堂那條起始階梯前的油桐花旁.  也好, 這次走2800m上, 往代勸堂下, 最後是最精彩的落花秀, 值得了!

如果你是專程來爬飛鳳山,有一整天的時間, 也可以考慮下山後到新鮮森林莊園餐廳玩玩.  別太早去, 9:00AM才開.

有空就來山上走一回吧!

2013年11月17日

坐公車到獅頭山玩一天吧

前些日子心血來潮, 想到家門口有個到獅頭山的公車站牌, 一上車就可以到獅頭山.  趁著風和日麗的下午, 試試不開車能怎麼玩.

上網查了一下獅頭山有哪些好玩, 看到一篇獅山古道的遊記, 嗯...就去走走獅山古道吧. 我將這篇遊記剪藏到Evernote, 並標上這遊記說的出發點"g:/獅頭山勸化堂"為這篇的地理書籤, 帶上iPhone, 把Evernote跟GoLater同步一下, 便出發了.


到獅頭山的車於假日每半小時一班, 平常是一小時一班,  還好有iPhone可以打發一下時間, 等了十幾分就看到獅山線的公車.

一上車, 司機先生說獅山線來回不管哪裡隨意上下車100元玩一天, 價格很親民. 繳了錢, 司機先生還給了張"幸福玩獅山"的小折書, 隨便找個座位, 打開來看看.  裡面除了獅山線的時刻表, 還有高鐵站往內灣的火車時刻表, 與一日遊二日遊的建議, 蠻貼心的.  獅山線的公車屬於觀光公車, 於每一站都會以國語客家話英文說明一下這站的特色, 還真有旅遊的feel~.  如果外縣市要坐這班, 竹北高鐵站和喜來登酒店都有站牌, 可參考一下台灣好行官網(中日英韓文都有), 就很清楚如何利用這路公車計畫個一日遊或兩日遊.

我看了"幸福玩獅山"的介紹, 才知道這班終點站的獅山遊客中心位於獅尾登山口處, 和我看到那篇從獅頭上山的地點不同.  打開GoLater, 查一下剛丟進來的這篇遊記, 作者只走獅頭到頂端的望月亭, 他覺得這段古道比較自然, 至於從望月亭到獅尾那段作者只說多是柏油路, 所以他比較喜歡獅頭上山這段.  不過整個獅頭山是台灣少有的整座山廟宇林立, 且大多廟宇依岩洞建立, 神明供奉在山洞裡, 是這裡的特色.

一路上車子經過喜來登酒店, 高鐵, 竹東車站, 還有綠世界接駁站, 北埔老街, 最後才到獅山遊客中心. 有蠻多遊客在綠世界下車, 尤其是帶小朋友的遊客.
下車看了一下古道旁的地圖和公車路線圖, 如果我要到獅頭的勸化堂, 可以坐獅山南庄線.  不過我想就獅尾上吧...既然都來到這裡了.

獅尾的石獅壁雕很有氣勢和古意, 上山的人不多, 偶爾三兩人從旁經過.  不過這條路應該是可以讓廟宇運送物資的路, 所以還是會遇到一兩輛上山的車.
沒走一會兒就飢腸轆轆了, 其實到獅頭山已經是中午.  剛好看到一家小吃店, 門口賣著古早童玩, 雖然菜單看起來很簡單, 就幾種麵, 飲料和鬆餅, 但一進去就覺得主人很用心經營.

 我點了苦茶油麵線, 幾片菜, 一團麵線, 看起來很簡單吧!但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苦茶油麵線. 我在這裡待了一會兒, 因為後陽台的風景真的很不錯, 且老闆還放了望遠鏡給大家隨意窺探.  結帳時和老闆娘寒暄一下, 她說今天怎麼回事大家都點苦茶油麵線, 好像是最近油品問題...我說我可是衝著"苦茶油有益健康"叫這道, 稱讚他們的苦茶油麵線好吃.

走出小吃店後面的路, 就多是柏油路了.  漸往山上走, 風景也越來越開闊.  我看到一個涼亭, 旁邊的老榕樹掛滿了鬍鬚, 陽光從鬍鬚後面透過來, 真是美麗.  涼亭旁還有個題詩的石頭, 這在大多的觀光區已經很少見.


剛上山時山谷在左, 小吃店出來後上山的路, 風景就在右方了, 可以遠眺峨眉.
一路上雖有一些廟, 但看起來像是尼姑或和尚的修道住家, 不太像開放給大家進去參拜的感覺.
走到有靈霞洞指示牌的斜坡, 只看到一般房屋的水泥建築,  原本想說沒有什麼, 但看到有些人走進去, 也有人從指示牌邊的路上走出來,想想也許有什麼特別的, 便轉個彎進去.  真高興我沒因為眼界沒看到什麼就這樣走上去, 錯過了這個地方.  原來藏在這不起眼的水泥建築後面, 是個巴洛克建築的山洞寺廟, 很特殊, 且這裡給菩薩看出去的風景也不錯.


再往山上, 馬上就看到歷史久遠的海會庵. 據說這是獅尾唯一沒有依岩洞建設的寺廟.  1927年開山到現在, 86年了, 庭前的百年桂花樹值得去聞香欣賞.
海會庵再上去就是獅頭山最高的寺廟元光寺了. 元光寺為獅頭山最老的寺廟, 在清光緒21年(1895年)建立.   到元光寺的山坡,可以看到沿山崖壁往下約三層樓的宿舍. 看了元光寺的相關歷史資料, 才知道原來這裡是從集體修行吃齋念佛的家人親戚起家, 和一般只做禮拜的道場不同.  最早稱獅巖洞「善道堂」,在1929年或更早一點更名為元光寺, 原本為齋教龍華派, 後轉為佛教. 元光寺前的廣場很開闊,視野寬廣.  廟旁邊列了一牆的箴言, 如菜根譚等, 值得參考玩味.
 

再走上去就是獅山古道的最高點, 望月亭.  這裡也是新竹縣與苗栗縣的交界.
在此, 還真不知要原路回去呢還是往獅頭下山, 因為那時已經下午兩點多了.  如果到獅頭, 還要坐車回獅尾, 才能搭獅山線回家.

我打開GoLater, 看一下目前所在位置到獅頭的勸化堂, 了解一下走路需多少時間.  看起來只要再1小時多, 不會很遠, 太陽下山前應該可以順利回家, 所以就決定往獅頭下山囉!


下山的風景與上山的風景的確如參考的遊記作者所說, 比較自然, 不過還是蠻高興我還是有走獅尾這段. 


勸化堂看來是獅頭山最有規模的寺廟.


我很喜歡勸化堂的山洞迷宮. 走了一圈出來時, 看見有個小女孩已經進去又出來, 跟她媽說還要走一遍.



走到山下, 發現比我預計的時間早, 才3點多. 看來由GoLater打開的APPLE地圖估計的腳程可能是太空漫步類型的.  勸化堂一下山, 就看到許多遊覽車和遊客, 本來以為公車會在停滿許多遊覽車的大停車場那邊, 問了一下, 才知道一下山, 向左沿著搭著棚架的小吃攤過去, 就會看到公車站牌了. 看了站牌旁的獅山古道說明, 對於整個古道的廟有更清晰的輪廓.  以望月亭中分, 往獅尾路上的廟屬於佛教, 往獅頭路上的廟屬於道教. 在看地圖時還遇到幾個西方人, 他們問媽祖廟和福德宮在哪裡, 嗯....這裡還真沒有媽祖廟和福德宮.   可能他們看到台灣的介紹, 台灣倒是到處都有媽祖廟和福德宮, 但在獅山古道, 我沒看到這些廟. 


從勸化堂到獅山遊客中心只有獅山南庄線.  我到公車站牌旁已過了15:15, 只得等16:15那班.




既然要等的話, 就到旁邊的小吃店點盤臭豆腐慢慢吃慢慢等吧.
坐公車旅遊, 就是要有閑情逸致....別把時間掐太緊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