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台灣旅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台灣旅遊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8月22日

金門美美的海岸景點和有趣的吼泉

最近剛好朋友邀請,做了隨興的金門旅遊。原本以為金門旅遊不是戰地坑道就是三合院古厝,很意外地發現金門有美美的海岸,其實不輸國外。 以下介紹我這次旅遊最喜歡的三個海岸景點 : 金湖鎮的南石滬公園、金湖鎮的陳景蘭洋樓下方的成功海灘、烈嶼鄉的青岐港。  

下圖您可看到右邊大金門很像一個大骨頭,大金門旁的小島是小金門。我用紅底白字標出了這三個海岸景點位置。 


烈嶼鄉(小金門)青岐港

青岐港位於小金門烈嶼鄉的青岐村南邊,規劃為南山頭地質景觀區(點入看烈嶼鄉公所完整的影片介紹)。 有的人是 3-4 月來這看長滿綠色海藻的綠石槽。沙灘入口前有一棟美麗的私宅,經過警告牌繼續向前走,會看到一片往復興嶼延展的沙灘。 

前段有一些石塊,看得出來是還沒被沙子埋掉的消波塊頂端。 沙灘邊有高起的山壁,上方的樹根裸露在崩塌過的土壁上。山壁有的露出玄武岩,岩壁上有一個個赭紅色風化洋蔥圈, 沙灘上也有赭紅色的岩石,形成特殊的景觀。

沿著沙灘走近復興嶼,我們可以看見以前運補的流籠基座,島上還有些軍事建物。





P.S. 對了,到小金門別錯過南糖香蛋

金湖鎮的陳景蘭洋樓、下方的金湯公園和成功海灘

陳景蘭洋樓位於金門大骨頭的中間面向台灣的海邊,是金門旅居新加坡僑商陳景蘭返鄉後蓋的洋樓,是金門最大的一棟洋樓。兩層樓建築,中庭開口直通屋頂,那部分的屋頂特別採用透明玻璃,讓整個屋子不用開燈就光線充足。二樓面海的陽台放著一排古式的原木桌椅,雖然外面炎熱,但坐在那欣賞層層往下的庭園和庭園下方的大海,不僅心曠神怡,體感竟然是沁涼的,還以為有開冷氣。

這裡二樓賣冰(也有其他飲品), 許多人都買個冰棒坐面海的陽台椅上欣賞風景,當然也有些人倚著歐式拱形陽台圍欄邊讓同伴拍下美照。 




從陽台可以看到下方的金湯公園(不需要由陳景蘭洋樓進入),公園往下逛將看到觀海展望台。 再往下散步將走到成功海灘。 海灘邊的木棧道很好走,可邊走邊欣賞打著海岸岩石的海浪,還有目前沒有在用的防禦崗哨。 ( 歡迎參考我的 Instagram 短片 )




金湖鎮的南石滬公園

南石滬公園位於金門的東南角料羅村外的海灘。 這裡曾是花崗石礦場和碎石場,荒廢後整治為很有趣的海邊公園。 除了令人心曠神怡的廣闊海景,還有個創意的吼泉。我們在那玩兩個人各自在控制吼泉的大喇叭吼叫,比賽誰的吼泉比較高。 這吼泉的原理可能跟拉斯維加斯的音樂噴泉一樣,不過遊戲成分多很多 ^^ 




如果您有機會坐飛機到金門遊玩,別錯過這三個地方喔! 

對了,提醒您,金門機場的霧季主要發生在每年的 2 月到 5月,其中又以 3 月到 5 月最頻繁。這個時節金門容易出現濃霧,導致能見度過低,影響航班起降,造成航班延誤或取消。



 


2024年12月30日

明池 - 仙境飄渺的中國筆墨池 | 竟有京都風枯山水

明池位於宜蘭桃園交界的北橫路上, 記得第一次看到明池,是清晨由拉拉山到宜蘭的路上,看到晨霧籠罩的明池,真以為誤入仙境。

前幾個月特別和家人訂了明池山莊,更深入地探索這雲深不知處的地方。 明池是個深山湖泊,特別造景如中國的筆墨池, 有個如毛筆柄的樹立枯木, 明池的水意像為硯的墨池,池後方的山景形同筆架。


 

這次先到宜蘭玩一天才上山,晚餐就吃我們帶上山的泡麵和路上買的滷味,山莊有開放的冷熱水飲水機,很方便。 明池山莊也有餐廳提供晚餐到 8:00pm。 住宿包含自助早餐,選擇還蠻多的。

早餐後,明池山莊有提供明池的環境和生態說明行程。 我們跟著老師看到餐廳門口不遠處有台灣培養小白松露的特有樹種、可做紙做中藥的蓪草,我們沿著木屋區一層一層下來的引水道, 看到特別的斯文豪氏赤蛙,在森林步道中看到 1000 元上的七葉一枝花、水琴山洞,在保護林裡有蔣經國親手種的檜木。




明池的森林步道可以欣賞許多檜木與杉木,其中還精心融入日本水琴洞,和中國造景的園中園-靜石園。

其中我很喜歡靈感來自黃公望名畫"富春山居圖"的富春庭、以東晉王羲之“蘭亭集序"中曲水流觴為主題的曲水庭(內有流觴亭)、像京都龍安寺枯山水的石庭、和可以從高處眺望整個明池的慈孝亭。



請點下圖觀賞靜石園的影片 ► 

到慈孝亭的上坡起點於洗手間附近,可以先逛完靜石園後再前往。到慈孝亭的階梯很好走,沿路都是高聳的樹木,充滿芬多精。站在慈孝亭,你可看到明池最令人印象深刻、心曠神怡的風景。不過慈孝亭年代已久,同時在亭內的人數不能超過 2 人,要嚴格遵守喔。

請點下圖觀賞從慈孝亭上眺望的風景影片►

下午有山嵐降下,讓明池更加迷人。 我們從慈孝亭走下來繞著明池走一圈,還看到可愛的鴨子和鵝。

接近明池中的水畔涼亭,我們看到有個寫著厥園的上坡路,可以回到明池山莊的木屋。 一路上有各式各樣的厥類,又是另一番自然盛宴。

明池是台灣很特殊的自然風光,完美地融合高山湖景自然風景與中日式的庭園造景,走起來輕鬆也不累,且還是夏天避暑的好地方。 如果你還沒去過,值得你和你的家人排個時間去開心走走 !
















2023年11月11日

宜蘭另類清幽旅行: 遠眺龜山島和宜蘭平原夜景 +文創+發現簡單卻好吃的食物

宜蘭其實去了蠻多次,這次託在淡江任教的學長之福,我們有機會去位在礁溪的淡江大學蘭陽學院淡蘭館住宿。 我們訂了家庭館,欣賞超級無敵的宜蘭平原夜景。

家庭館客廳廚房和陽台都很寬敞,廚具和餐具也俱全,很適合在山下買些食物飲料,到山上聊天耍廢看風景。不過地點有點偏僻,且不對外開放,需有淡江校友幫忙訂房和學校警衛帶路。

早晨起來陽台外的風景原本還霧霧的,遠方一片灰濛濛,晚些好不容易期待的龜山島才逐漸在天光下出現。

我們起床後先去泡溫泉( 礁溪有不少NT一百多就可進去的男女分眾裸湯,也有NT三百多就能泡 50 分鐘的雙人湯屋,注意目前溫泉公會規定不能單人單間泡溫泉,以免泡湯暈眩無人幫忙 ),泡過溫泉回淡蘭館收拾行李,再到陽台上欣賞最後的蘭陽平原美景,看到龜山島終於清晰地立在海上,天空呈現美麗的地中海藍 - 感謝有個好晴天。


淡江大學的淡蘭館下山一點點是佛光大學( 淡蘭館真的佔了很好的至高點 )。 學長推薦到 佛光大學的滴水坊 用餐。由於滴水坊在校區,要先跟門口警衛掃 QR Code,登入車號人數和聯絡資訊,才能進校區。 滴水坊是全素食,有許多小菜可選,我們只挑了簡單的香椿拌飯、香椿拌麵,和簡單的湯,配三道小菜,竟然感覺是人間美味。


這次旅行主要是觀賞夜景和文創之旅,我們挑了二結穀倉和中興文創園區(前中興紙廠),這兩處開車距離蠻近的。二結穀倉對於想回顧一下以前耕田的農具和跟米相關的文化有興趣的人應該會覺得有意思。 這個 Reel 可以感受一下那裡的樣子,更多每間小房間有什麼,以及二樓的農具展示,就等著你自己去探索吧。

中興文創園區意外的好拍,這張照片讓你想到哪裡 ?


這讓我想到小樽運河,這是園區中的蓄水池。水中倒影真是美麗。

文創園區顧名思義就是會有文創活動。 整個區有開放的聚會區和文創擺攤區,還有幾個空廠房規劃給長駐文創店或外租做展覽館。許多常駐店內有文創 DIY 活動,也有套圈圈(丟圈圈,套到的東西就是你的)遊戲,有的館機動做展覽,我們那天看到的是宜蘭區的書法家作品展和超水準的兒童畫展,不知是不是媒體資訊豐富的關係,現在小朋友畫風充滿科幻、日本動畫、和如夢跳 tone 的混亂和抽象,畫的想像力絕對不輸畢卡索。


走到園區中心有讓我驚豔到...竟看到一大棟廢辦公室像末日後電影裡的廢城市建築矗立在眼前。樹長在廢辦公室高聳的水泥屋頂上,樹根從高處掛下來,三五個窗口也透出不小的樹木綠意盎然地生長著,有種遺世滄桑的感覺。


多棟廢廠房緊接廢辦公室後,鏽蝕的鐵門被園區很好地以伐樹後如何製紙的程序作為裝置藝術的主題,按順序呈現。


這裡很適合悠閒地逛逛坐坐,要吃也是有的,也有銷售宜蘭土產的店面。 到傍晚發現文創園區的入口大字附近亮起多彩的球、樹等裝置藝術,很像我去泰國看到週末華欣文創市集的景觀,不過園區的店只開到 6 點 ; 這燈展根據官網上說明稱為"興奇王國",展到今年 12 月 31 日,每天從 5:00 pm 點燈到 10:00 pm。


接近晚餐,我們發現附近有個評價不錯的窯烤披薩店 - 靜候披薩 (素食,但我們沒有刻意找素食),這家店的煙燻乳酪簡單卻好吃,拿鐵也蠻好喝的。 我們還點了店家特製的鹹蛋超人, 但我覺得不太合我的胃口。看到隔壁桌點了不少,和他們聊了聊發現他們是常客。建議我們可以把鹹蛋超人的薑挑掉,然後加店裡提供調味的 Tabasco 醬,如此 - 果然就好吃多了。 他們說辣味的三杯姑姑也不錯。 此外我們也有看到網路上有人強力推薦蘋果肉桂,離開前我們打包了蘋果肉桂回去當隔天的早餐。


對了,這次宜蘭之旅第一天其實也有發現一款簡單確好吃的豆花 - 白水豆花 。 這家店以日式小屋不顯眼地座落在溫泉街附近,不特別找可能會錯過。 豆花用金邊淺陶碗裝盤,是超嫩鹽滷豆花,不加湯卻加花生粉、麥芽糖、粉圓、香菜,讓我有到京都開箱甜點店的感覺。目前白水豆花只有在礁溪湯圍溝公園旁和台北市永康街展店,所以真的不多見,對我來說是新的嘗試。小小的店門口排了許多人,店內位置也不多,不過品質和服務都很好,價格雖比一般豆花貴,但可說是奇巧好吃的特色甜點。 


如果你也跟我一樣去過大多的宜蘭觀光景點,這種兩天一夜沒多少踩點的清幽旅行也許你會喜歡,連結點過去都可看到更多踩點官方的資訊。














2021年12月6日

到台灣的好望角發現舊火車隧道

說到好望角,就想到南非最南端大西洋和印度洋交匯的地點和那裡兇猛的海域。沒想到台灣也有個稱好望角的地方,應該是取名的人看到那裡有很好的視角,能從高處欣賞苗栗後龍的海,今天那裡還能遠眺一支支發電風車的特殊景觀。

我期待看到苗栗觀光旅遊網上介紹好望角的好風景。


所以找了個下午,在 Google 地圖上設苗栗後龍好望角,就出發了。 要到好望角前,導航先把我從省道帶進幾戶人家門口前的小路,勇敢地跟著導航走一陣子偏僻的路徑,漸漸看到前方有路標,終於到了好望角的大停車場。

在停車場旁佇立著高聳的電力風車。 往海邊走,還有第二停車場,以及兩旁一車一車的攤販,都在賣花生和蕃薯、民間養生食材以及飲料和熟食等。 往右側望去有一座座風車豎立在海邊,和這停車場的風車影子相互輝映。


雖然是工作日,但也不少學生和退休族到此一遊。我期待到山邊可以看到下坡的階梯,但東繞繞西繞繞都沒看到,只看到軍事碉堡。 大家到那就只能在最靠近海的欄杆邊拍照。

後來跟攤販買了花生和蕃薯,順便詢問為什麼沒看到可以邊走邊欣賞美麗海景的下坡階梯,才知道原來階梯正在維修中,大概要到明年 3 月才會完工。真是可惜!不過她建議我可以直接開車下山到舊火車隧道去走走,跟我指了指路,謝過後就馬上出發。

舊火車隧道的停車位並不多,我到那時只有一輛車停在那裡,我停了不久,又有另一輛到。 這是條海線火車鐵路經過的地方,日據時代興建,穿越三個隧道,都是用紅磚砌成。


好望角山腳下的舊火車隧道起點,往南散步會經過三個隧道, 分別是古隧道過港1號到3號,可以走到山邊漁港。


路很好走,剛開始感覺很清幽。

走沒多久有個向右的小岔路,沿著木階梯走上去(很短)有個小小看台,可以看到剛剛在山上看到的電力風車已經離得不遠了。

看台旁有個石碑,上面有國父孫文的題字(倒數第二行“孫文”)




看了這小風景後下來,走不久就看到第一個隧道了。這個隧道最長,裡面燈光微微照亮紅磚牆面和拱頂,真的很特別。

第二個隧道也不短


隧道出來很寬廣,左側有人住在這裡,旁邊有肥肥的母雞在那散步,還有三隻貓。基本上貓跟雞是和平相處的,各自安靜地悠閒過日子。


再走一點路,就遇到第三隧道了。

第三隧道入口有很多層的木搭歇息亭,這樣的設計還是第一次看到。
走到這裡已經沒什麼人了。接下來的路只看到一隻蝴蝶在那裡飛舞覓食。

這段有點荒涼,兩旁的植物自由生長還蠻茂密的

走著走著看到兩札稻草堆在寬闊的田園邊,田園的邊邊有幾排菜。田園倚靠著山丘,山丘後方探出一支電力風車。 這景觀還真是奇特。


我在這裡時,剛好有電聯車從田園隔著我站的路的另一邊樹叢後經過,行駛的火車軌道再過去就到海邊了。這裡人跡罕至,這塊地在此,種著一些蔬菜,還一大片空著,看起來很像隱藏的世外桃源。

已經是傍晚了,天色將黑,我覺得自己走遠了,應該趕快回去。 還記得從好望角下來走的路蠻小的,希望回去有其他大路可以走。 如果天黑走那小路,車子搞不好會輪胎採空開到旁邊的水溝。

回程先遇到第三個隧道,這一頭是有點童趣的設計。我還蠻喜歡從山洞一頭喵另一頭世界的感覺。

有些樹已染上秋色,搭配著綠色在圓拱的洞後方,好像一幅畫

後面走過第二隧道和第一隧道也都沒人了。

我可以仔細觀察紅磚牆,這從日據時代留到現在的紅磚牆,且發現這裡的音效還蠻棒的,只有自己一個人在這唱歌,唱得不怎麼樣也覺得很好聽 ^^  不過如果剛好有人晚上走到這聽到歌聲,可能會嚇死 ....




回到停車場,設好導航,還好是一條很快就回到省道的路,不需要走來時路。 

買回來的花生很好吃,不過蕃薯就還好。

下次到好望角應該就等明年三月後完工再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