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鍛鍊思考力的社會學讀本“的封面寫著"為什麼努力沒有用 ? 戴上社會學眼鏡,幫你解決人生的疑難雜症"。 如果你已年過 20, 對這句 "為什麼努力沒有用 ?" 應會心有戚戚焉,除非你一直都很幸運,沒有過白努力的情況。這在愛情尤其可能發生。
我們來看看以下作者在青澀年華的愛情故事 :
他高三第二學期開學起,於通車往返的電車上注意到一位固定於某站上車的女學生,到 11 月楓紅季節,對她的好感發展成無法抑遏的愛慕之情。 由制服他可看出這位女學生是N女子大學附中的國二生。作者同年的 17 歲同學們對他竟然愛上 13 歲小他們那麼多的女生感到驚訝,勸他打消念頭。但作者因為深受"畢業生"那部電影(本片男主角班傑明對女主角的窮追不捨,終於在女主角於教堂即將與他人結婚時挽回女主角。) 的影響,相信精誠所至金石為開,所以作者採取了類似男主角的"追蹤狂"策略,在這位女學生與他通車路線重合的轉車點直接表白並約她放學後聊天,女學生當下以“準備文化祭,放學會比較晚”委婉推辭,但作者很快說那就約晚一點的時間,將時間與地點都訂了, 女學生也只能說這時間沒問題,不過那天他在約定時間和地點等了超過一小時半,還等不到女孩的出現,也從此在通車路上看不到她了。 他還不願放棄,想辦法打聽到她的電話,打電話去問她那天的事,再次想邀約見個面,但對方說對不起,確定無法見面後,作者才真正死心。
這故事聽起來一點也不陌生,別的故事只是換了男女主角和地點時間。而大多數這種追求的故事仍然是男追女,女的委婉地拒絕或含蓄接受。 在我們的社會潛藏著許多既定觀念 - 男生要主動,女生要含蓄,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我們總在小說與電影中,看到男主角鍥而不捨地追求,終於打動女主角的感人故事。但事實上會不會因為這太稀少了,所以故事選擇這樣說才會讓人感動呢? 為什麼我們要落入這樣的模式,採取成功率那麼低的路線?
前些日子剛好看到一位管理專家,他從商業管理經驗談"為什麼不該追求愛情"。如果你採取傳統的追求策略就在意識上自我矮化,很難獲得相應的尊重,沒有尊重就很難維繫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你應該採取如 Apple 那般的品牌策略,讓自己有價值,也讓自己的價值被你喜歡的人看見。 這個演講應該可以給每位想修愛情學分的人拿來當先修課聽聽 ^^。
聽過這演講後,是否你也覺得努力接近和討好目標有可能讓你白努力,經營自我提升個人魅力,才是我們能獲得幸福應該努力的正確領域。
回頭想想本書在教育主題中提及的“姚窕淑女”電影,語言學家希金斯教授將奧黛麗赫本飾演的伊萊莎從說話粗俗的賣花女培養成人人都以為是貴族的大家閨秀,最後希金斯也不知不覺地愛上自己教養出來的窈窕淑女,作者稱這“畢馬龍效應”( 希臘神話中賽普勒斯國王對現實的女性倍感失望,開始雕刻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女性雕像,後來愛上這尊雕像 )。 試想,伊萊莎沒有經過教養,希金斯會喜歡她嗎? 不過由於伊萊莎上進的心,答應了希金斯的改造計畫,將她與原本不可能相愛的人以及永遠不可及的人生連結在一起。
對於女性,似乎藉由愛情修成正果,將能擁有第二人生( 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 - 社會賦予男生應該如何和女生應該如何的框架 )。 受社會氛圍的影響,女性在談戀愛時,許多傾向生活就只剩下戀人的一切,這樣其實會將自己置入高風險的生活方式。 根據社會學,人類在生活中,需擁有三個世界才能穩固地生活。第一個世界是社會世界,如家人、朋友、社團等 ; 第二個是兩性世界,與戀人構成的兩人世界 ; 第三個是個人世界,即不管如何都要保有個人獨處與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時間。當談戀愛時,為了對方推掉了原本好朋友的聚會,犧牲掉與自己的家人相處機會,或無時無刻都只想到對方,而沒有完全給自己的時間,當戀愛落空時,人生將陷入空前的黑暗與無助。 所以千萬不要因為要修愛情學分而放掉了人生其他部分的學分喔 !
最後放上本書中作者節錄的"愛的藝術"中令人省思的哲理 :
“愛”的能力,乃是以強烈、覺醒、高揚的生命狀態為前提,而唯有在生命當中其他眾多領域採取具生產力、積極的態度,才有辦法達到這種狀態。 在其他領域缺乏生產力的人,在愛的領域也一樣貧脊。
你看見更好的愛情修練法了嗎 ?